全國服務熱線:0719-8125915
近一年來,全國漁業市場一直堅持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加快現代漁業轉型升級,推進漁業朝著綠色、安全、融合、開放、規范發展。
過去的 2019 年,對于中國漁業市場來說,是兼收并蓄、包容發展的一年。
01 綠色發展是漁業的生命線: 政策支持,漁業可持續發展有保障 2019 年年初,農業農村部等 10 部委聯合發布了《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》,確定部署了往后幾年內國內漁業發展的總道路。 “保護生態漁業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”,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外出考察時作出重要指示。 抓好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,推廣大水面養殖可持續利用模式,既是落實漁業發展新理念、保護水域生態環境的重大措施,也是調優漁業產業布局、促進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。 綠色生態是漁業發展的生命線,也是保障水產品健康安全的源頭所在。 02 產業結構優化,水產品供給充足: 生產穩定,漁業發展實現減量提質 縱觀整個 2019 年,漁業產業結構逐步調優,相比去年,漁業發展實現了減量提質。 數據顯示,截至 2019 年前三季度,全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 2934.98 萬噸,同比下降 0.03%。 其中,海洋捕撈產量 407.36 萬噸,同比下降 5.09%;淡水捕撈產量 72.02 萬噸,同比下降 9.86%;減量明顯。 此外,海水養殖產量 1042.17 萬噸,同比增長 2.35%;淡水養殖產量達到 1413.43 萬噸,同比增長 0.35%。 多年來,不斷發展的水產養殖技術,讓中國水產市場在世界漁業范圍內一直處于領先地位。 水產品產量穩定,供給充足,實現了長足發展。 03 開放合作,水產品進出口持續迸發活力: 水產品國際貿易進出口額增加 作為傳統漁業大國,水產品也成為了中國國際貿易中最具進出口競爭力的產品之一。 近年來,中國作為世界重要的水產品出口國和進口國,水產品貿易快速增長。 海關數據顯示,2019 年上半年,我國水產品進口量 296.16 萬噸,同比增長了 25.89%;進口額 87.19 億美元,同比增長了 30.89%;出口量 206.31 萬噸,同比增長 3.20%;出口額 100.84 億美元,同比下降 2.85%。國內水產品市場進一步開放。 挪威、智利、秘魯等水產大國也成為了中國進口水產品的長遠合作伙伴。 其中,挪威水產品對華出口不斷迸發活力,2019 年來基本保持增長態勢。 截至 2019 年第三季度末,挪威水產品對華出口總量約 11.2 萬噸,同比增長 14%,達 36 億挪威克朗(約合人民幣 27.93 億元);挪威三文魚對華出口量的漲幅更是高達 92%,成為最受消費者歡迎和青睞的進口水產品之一。 此外,國家政策也持續發力。近日,為“擴大進口,激發進口潛力,優化進口結構”,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印發通知,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。 三文魚、金槍魚、鱈魚等水產品均在其列,進口關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 關稅下調對于日新月異的水產品市場來說,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。 不過,隨著進口水產品的增多,國內的水產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,也勢必會受到一定的影響。 2019年轉瞬即逝,漁業市場豐富多彩。2020年又該如何?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!